小小的卡纸,能变幻出无限可能;灵动的双手,能编织出童真世界。7月29日,渔洋镇渔洋社区儿童之家内热闹非凡,一场由潜江市民政局与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指导、益加社工联合渔洋镇未成年人心理服务流动站、渔洋社区儿童之家共同开展的“巧手造趣,童心飞扬”手工小人模型制作活动在此欢乐开启。作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的又一特色活动,它将手工创作的乐趣与孩子们的情绪表达巧妙结合,让孩子们在裁剪粘贴间释放天性,在互动分享中收获成长。
走进渔洋社区儿童之家,精心布置的场地充满了吸引力。明亮的活动室里,彩色卡纸如同打翻的调色盘般铺满桌面,红的、黄的、蓝的、绿的……各种颜色一应俱全,还有剪刀、双面胶、画笔等工具整齐摆放着。角落里,社工提前做好的几个手工小人模型样品格外醒目,有的小人扬起嘴角笑着,有的小人睁着好奇的大眼睛,它们仿佛在向孩子们发出邀请,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。
“小朋友们,看老师手上的这个小人,它是不是很可爱呀?”活动一开始,社工举起一个制作好的手工小人,笑着问道。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来,纷纷点头。社工接着说:“今天我们就用这些彩色卡纸,亲手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人。在做的过程中,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,还能给小人画上不同的表情,让它代表你的心情哦。”社工边说边快速演示了关键步骤,顺手将样品递给前排的孩子传阅。
展开剩余72%进入制作环节,孩子们立刻忙活起来。有的孩子认真地挑选着卡纸颜色,嘴里念叨着:“我要用蓝色做身体,因为我喜欢蓝色。”有的孩子专注地裁剪着卡纸,眼神紧紧盯着手中的材料,生怕剪歪了一点。有个小男孩在卷身体的圆筒时总也卷不好,急得有点泄气,社工连忙走过去,手把手地教他:“你看,这样慢慢卷,边卷边用手压一压,它就会很整齐啦。就像我们遇到困难时,慢慢想办法,总能解决的。”在社工的帮助下,小男孩很快掌握了技巧,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。
活动室内,剪刀裁剪卡纸的“咔嚓”声、孩子们的欢笑声、互相请教的话语声交织在一起,格外温馨。一个小女孩给小人画上了大大的笑脸,开心地说:“我的小人今天特别开心,就像我现在一样。”另一个小男孩则给小人画了个撅着的嘴巴,小声告诉社工:“我有时候会不开心,就像这个小人一样,但做完它之后,我好像没那么不开心了。”社工笑着摸摸他的头:“把情绪画出来,也是一种很棒的方式呢。”孩子们在制作中尽情发挥着想象力,有的给小人贴上了彩色的条纹衣服,有的给小人做了个小帽子,大家还互相帮忙递工具、粘卡纸,感受着合作的快乐。
所有小人模型都制作完成后,“舞动小人分享会”开始了。孩子们拿起自己的小人,轻轻晃动底座,小人随着晃动左右摇摆,真的像在跳舞一样,活动室里顿时充满了欢呼声。孩子们轮流展示自己的作品,分享着创作的想法:“我的小人穿着红色的衣服,因为红色很热闹,它在跳欢快的舞蹈。”“我给小人画了流泪的表情,因为昨天我哭了,但现在看它跳舞,我就开心了。”“我要把这个小人送给妈妈,让它替我陪妈妈。”社工认真倾听着每个孩子的分享,不时给予肯定:“你的小人很有创意,老师很喜欢。”“你能想着妈妈,真是个懂事的孩子。”得到鼓励的孩子们,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。
活动最后,社工总结:“今天我们用彩色卡纸做出了可爱的小人,不仅学会了动手制作,还知道了可以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心情,看到小人跳舞,大家是不是都很开心呀?其实,生活中还有很多快乐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发现,就像我们亲手制作的小人一样,充满了无限可能。”孩子们看着自己制作的会“跳舞”的小人,眼里满是喜悦。
此次手工小人模型制作活动,是试点项目“以趣促学、以情育人”理念的具体体现。通过让孩子们动手制作小人,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,还让他们在创作和分享中学会了表达情绪能力和创造力,还让他们在创作和分享中学会了表达情绪,在互助互动中感受到了温暖与陪伴。益加社工将继续在潜江市民政局的支持下,依托渔洋社区儿童之家,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,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,让每一颗童心都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。
发布于:湖北省冠达配资-配资门户公司官网-排名前十证券公司-我国合法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