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7年,那会儿春天还冷得跟个冰箱似的,湖北仙桃的田埂上,突然响起了小宝宝的哭声。
这小子叫罗坤山,家里穷得跟个干巴巴的干粮似的,从小就学会了在艰难中找活儿做。
那年他刚满十三,干脆利落地加入了工农游击队,从一小屁孩变成了送消息的跑腿儿。
谁能想到,这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娃,竟然混成了共和国的少将啊!
1930年,罗坤山才刚刚步入青春期,个儿虽小,但脑袋瓜灵光得很!
那边的游击队得跟外面打个电话,时不时有紧急消息要飞过来。
他对地形了如指掌,又特别低调,多次在日军和反动派的封锁线间溜达,如鱼得水,顺利完成任务。
晚上走在泥巴路上,星星在稻田边闪烁,他轻轻抹去额头的汗,嘀咕了一声:“真不能耽搁!”
明年,才十四岁的罗坤山就加入了红军,跟着红六军团凑热闹啦!
在新地方,他先是当上了排头,接着临时代替连长,再后来成了师里的警卫连的副头儿,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!
他跟着红军在湘鄂西和湘鄂川黔的革命地带打仗,像猴子一样在山上林里来回跑,跟敌人干架好几回。
打仗的时候,罗坤山绝对不会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跑路。
当后面的敌人追得紧时,他毫不犹豫地指挥兄弟们赶紧搭个临时的遮风挡雨的小窝;要是缺食物了,他更是亲自带队上山找野菜,保证大家的肚子不会咕咕叫!
就是这股牛劲,让他慢慢变成了战友们心中可靠的小骨头。
公元1935年11月,红二军和红六军开始了他们的大冒险,迈上了长征的旅途!
在征程中,罗坤山和兄弟伙们越过了常年覆盖着白雪的高山,还在满是泥潭的草地上摔倒爬起,简直像是参加了大型泥巴赛!
有些人摔倒了,再也爬不起来,但更多的人扛着牙关继续前行。
1936年10月份,罗坤山跟着大部队杀到甘肃,碰上了红一方面军,目睹了红军三大主力开心聚会的场面!
那年他刚满十九岁,就已经是个打过无数场仗的年轻军官了,真是个小老成!
红军长途跋涉完毕后,罗坤山飘洋过海来到了陕西北方。
1937年,抗日战争一来,红军大部队转身成了八路军,他顺势加入了八路军120师。
在新的职位上,他一口气当了358旅的特务连头子、第五团的营长,带队跑遍了晋北、绥远、冀中和晋西北,还参与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搭建工作。
打仗的时候,晚上在窑洞里扎营可是真心再正常了!
冬天的北风刮得呼呼作响,士兵们穿着厚厚的棉袄,认真地听着他简短的任务安排。
罗坤山常说:“留神敌人,睁大眼睛多瞧一瞧,千万别掉以轻心!”
他那板正的性格,帮部队几次避开了小日本的偷袭。
在晋绥那块地方,他还当了雁北小分队的队长和塞北军区的副参谋长。
他带着队伍越变越强,干起了抗日的好事,搞得“自个儿能行,还得团结起来打敌人”的政策,跟乡亲们的关系也聊得特别投缘。
那时候的山村里,总能瞧见他跟农民伯伯们围在火炕上,听大家唠叨意见。
1945年打赢抗战以后,罗坤山当上了晋绥军区358旅的老大,还当了西北野战军358旅715团的头领,参与了攻打榆林和保卫延安这些热闹事儿。
在解放战争的那阵子,他跟着西北的野战军一起改成了第一野战军,做了第1军1师的副师长,拼命为大西北而战!
榆林城外,烟雾缭绕,他带着小伙伴们冲破敌人的围堵;延安城下面,他和战士们白天黑夜地转圈儿,防止敌人来捣乱。
靠着一把辛酸史,他成了部队里为数不多的年轻高级军官之一。
新中国开张后,罗坤山当上了第一军第一师的头头。
1953年,抗美援朝打响了,他带着他的队伍奔赴朝鲜的战场!
那年,他三十六了,整个人就像个高龄水果般成熟。
部队在朝鲜北边的山上忙着修防御工事,冬天冷得刺骨,大雪把路都封了,吃的和喝的送不来了,士兵们晚上就在窝里挤在一起取暖。
他跟士兵们一起吃饭、住在一块儿,晚上还奔来奔去地检查战场,顺便瞧瞧伤员们。
在朝鲜打仗的时候,他参与了春天的反登陆行动,夏天又加入了进攻任务,专门削弱敌人的后勤支持,配合主力部队痛打美军和韩国军队,为抗美援朝的胜利添砖加瓦。
停战协议一签,罗坤山就回家上军校进修了。
1954年,他摇身一变,成了38军的副头儿,还兼任总参谋。
1955年,罗坤山被升为少将,成了咱新中国第一批开国的少将!
后来,他被调去当吉林兵哥的头头,接着又当上了沈阳和昆明那边的副头儿。
从白茫茫的雪地跑到热乎乎的南方高原,他亲眼看到了咱们国家边界越来越稳当,越来越发达!
1966年风波一来,罗坤山也被拉进了战斗队,结果挨批了!
面对那些造反的家伙,他丝毫不屈服,死活不签那假材料,也就是不承认所谓的“莫须有”罪名!
过了好些年,他又冒出了个头,继续投身于军队的建设大潮里。
他退休后,生活得像个盖房子的农民,啥都不想提以前的荣耀。
有年轻的小伙子问他怎么打仗,他总是笑着说:“打仗之前,先得让脑袋转起来!”
他还给军队的升级版提了不少主意,期盼后来的小伙子们能把前辈甩得远远的。
1992年,罗坤山在老家因病撒手人寰,活了75年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#
冠达配资-配资门户公司官网-排名前十证券公司-我国合法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